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现在也是国家的法定节日。每年到了清明小长假,很多人都会选择回乡祭祖,来缅怀逝去的亲人。以前祭祖是一件很庄重严肃的事情,是很多家族里面的大事,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受那么多规矩的拘束了,显得随便一点。不过在祭祖的时候为了显示我们对逝人的尊重,还是要对清明祭祀有一些了解的。
首先是祭祖的日子。民间一般都会有前三后四的说法,就是在清明的前三天和后四天都是可以上坟的,但是在正清明的这一天,也就是清明的当天最好不要上坟,具体原因是什么大家的说法都不一。不过很多地方的习俗也许会有一些差别。
再就是上坟时要带的祭祀品。像我们这边一般都会带上钱纸、小花圈、酒、肉、饭、鞭炮、供奉用的香等等。不过鞭炮这些东西只有在农村才能放,现在多城镇以上的地方都禁止放鞭炮了。
然后是关于穿着和谈吐问题。在清明节祭祀的时候,切记不要穿的太鲜艳,一般都以颜色素点的衣服为主。很多人在祭祖的时候谈笑风生,甚至有些人会拿出手机来拍照,这样都是不好的,没有对逝人的尊重,所以在祭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。
最后是去祭祀的人。一般像孕妇是不宜去这种“阴气”较重的地方的,在农村还有很多老人好像很忌讳去这些地方,所以老人也最好不要去。然后是婴儿也最好不要带到这种地方去。农村的说法是以免碰到了“脏”东西。
在祭祀的时候一般都会要下跪的,还要在坟前对亲人说一些吉利的话。当然很多地方的习俗不同,在清明节的时候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祭祖方法,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,尊重当地的习俗。以前古时候清明节的活动还丰富一些,比如:吃寒食、斗鸡、蹴鞠、荡秋千等等,到现在就基本上及剩下祭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