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亲人临终,这些事情要早点知道

2025年04月20日

人生最艰难的告别,往往发生在白色的病房里。消毒水的气味、仪器的滴答声、微弱到几乎听不见的呼吸——这些构成了我们与至亲最后的相处时光。


别让"来不及"成为永远的遗憾。因此,在面对亲人临终时,有些事情,早些知道或许会更好。


01

减轻他们痛苦

按照医学说法,临终期一般为10-14天(有时候可以短到24小时),在这个期间,我们要尽力与医护人员配合,确保他们能得到恰当的医疗护理,或者按时服用缓解疼痛的药物。同时,在谨遵医嘱的前提下,也可以借助一些非药物的方式减轻他们的痛苦,比如轻柔地为他们按摩四肢,舒缓肌肉紧张;播放他们喜爱的音乐,舒缓情绪,转移对病痛的注意力等。


另外,临终病人常处于脱水状态,吞咽出现困难,周围循环的血液量锐减,所以病人的皮肤又湿又冷,摸上去凉凉的。我们不要因此以为病人冷,就给他们增加厚重被褥,反而会让他们被压得无法承受,因此一定要知晓他的想法或者询问医生后再进行。


02

好好陪伴

临终阶段,亲人最需要的往往不是繁琐的照顾流程,而是我们的陪伴。根据医学调查,几乎56%的病人在最后前一周是清醒的,44%是嗜睡,但基本上没有完全无意识状态的。因此,在这个阶段,尽可能放下手中的忙碌,守护在他们身边。


可以和他们聊聊天,即使,他们可能因为身体虚弱无法清晰回应,我们的话语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爱意。有时候,哪怕只是默默地坐在床边,轻轻地握着他们的手,就能带给他们最好的安慰。

03

不要做多余的事

在这个特殊时期,我们可能会出于焦急而做一些看似 “有用” 实则多余的事。比如频繁地打扰他们休息,不停地询问身体感受,这可能会让他们更加疲惫烦躁。又或者强行让他们进食一些他们并不想吃的东西,以为这样能补充营养,却忽略了他们身体的真实需求。


我们要尊重亲人的意愿和身体状态,不要过度干涉。当他们想要安静休息时,就为他们营造安静的环境;当他们对某些事情表示拒绝时,不要强行推动,顺应他们的想法,让他们在最后的时光里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度过。


曾经有位朋友说,他父亲最后临终时,身体插着许多管子,由于看到父亲好几天没进水进食,便想给他喂点西瓜汁,殊不知,不但没什么用处,反倒让他父亲感到不适。后来他才知道,父亲其实并不饿,只想静静躺着就好。


04

不要害怕

面对亲人临终的场景,有些人会感到害怕,害怕死亡的气息,害怕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,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。


只是,我们更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,人都有离去的一天,即便离去了,也依旧是我们最亲的人,他们会以另一种形式,活在我们心中,陪伴我们,直到未来,我们也去往他们的世界团聚。


在亲人临终时,我们也应当静静地守候在他们身边,让他们能安心离去,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和伤心而走开,也许一走开,便是永远。


临终者昏迷再深,也会有片刻的清醒,大概就是民间传说的回光返照吧,这时候,他往往想要找他最牵肠挂肚的人,不能让他失望而去。


没人能逃得掉人生这最后一课,但也不必因此而担忧。上天之所以设置这一关,其实都是为了告诉我们,好好珍惜生的光阴,用爱和勇敢,告别死亡!


快速创建纪念馆 下载云端念APP